2023-24名家講座:李建深教授《考古中國:三星堆與南方的銅鐘與其它器物》
講座回顧: https://youtu.be/TVnmLedZxcQ
講座回顧: https://youtu.be/TVnmLedZxcQ
第二階段:專題研習報告比賽 經第一階段「歷史人物選舉」,由全港逾百間中小學的學生、老師、家長以至普羅大眾共同投選, 唐朝 · 王維以36,009票膺選,成為2023年度「怡情審美,永續動能」歷史人物代表。 專題研習報告內容: 第二階段「專題研習報告比賽」以王維為主題,參賽者可圍繞王維之歷史如生平事跡、著作等,自擬題目、研究方向等,完成研習報告 作品形式: 傳統紙本(Hard copy) 文字報告 尺寸:最小A4 ; 最大A3 頁數不限,但要恰宜(分數不會與頁數多寡成正比) 電子檔(Soft copy)報告 簡報﹑影片等形式均可(請使用Microsoft office 2013或以上版本) 可加插影片等,但不能有超連結(hyperlink) ,請另交原件 頁數不限,但要恰宜(分數不會與頁數多寡成正比) 最後更新日期:2024年1月5日 專題研習報告比賽詳情及規則 專題研習比賽報名表格 活動著作/攝像/影音授權同意書 ** 如欲瞭解更多詳情,請參閱:http://cnhe-hk.org/年度中國歷史人物選舉2023暨專題研習報告比賽相關/ 頒獎禮 第二階段:專題研習報告比賽結果及獲獎名單 第二階段:專題研習報告比賽結果及獲獎名單(澳門賽區) [...]
《基本法》推廣活動資助計劃 :「桌上遊戲學基本法」教材套 幼兒學習基本法可以幫助從小建立正確的價值觀和行為準則,並將它們應用到日常生活中;成長後成為一個負責任、尊重他人、遵守規則的成年人。國史教育中心(香港)全力統籌,設計了以基本法為背景的主題遊戲的桌上遊戲。旨在透過「桌遊基本法」,培育兒童對基本法的初步瞭解,為進一步深化學習基本法的知識打好基礎,加強對國家民族的情感。 桌上遊戲學習基本法是一個有趣且有效的方式,可以讓學生在輕鬆的遊戲氛圍中學習關於法律和香港基本法的基礎知識。透過遊戲,可以讓幼兒較深入地瞭解香港與中國之間的關係,以及香港在中國的法律體系中所扮演的角色。這樣的認識可以幫助參與者更全面地理解香港的政治和社會環境,並培養他們的國家意識和文化自信心。 【桌上遊戲學基本法】遊戲教材套 由於桌上遊戲正在印製中,本中心將會分批發送遊戲教材套,發送細節將會個別電郵通知。請留意 貴校的電子郵箱。如 貴校有任可查詢,可電郵至info@cnhe-hk.org。或與本計劃項目經理林穎欣小姐(2117 0856)或行政總監邱國光博士(3468 5980)聯絡。 請按以下學校名單查看詳情。 按此查看可免費索取桌上遊戲之學校名單 按此下載整套教材(準備中) [...]
主辦 贊助 「活報劇・情繫家國──抗日戰爭歷史劇教材製作」(2022/0027)由國史教育中心(香港)主辦,優質教育基金贊助。是次項目為一項兩年計劃,旨在透過系列歷史教育活動包括戲劇活動、校本專題研習比賽、戲劇創作比賽、匯演等,以「活報劇演活歷史」模式,讓學生認識中國歷史和中華文化、正面的價值觀和積極的態度以及培養及加強其國家觀念。詳情及最新消息,請見本中心網站。 最新消息: 活報劇.情繫家國──抗日戰爭歷史劇教材製作 教材套已經上載了!本教材套包括教案、簡報、工作紙等,歡迎使用! 活報劇.情繫家國──抗日戰爭歷史劇教材製作 教材套已經上載了!本教材套包括教案、簡報、工作紙等,歡迎使用! 活動回顧: 活報劇.情繫家國:校本專題研習比賽【先導期】 ===比賽已經完成=== 活報劇.情繫家國: 戲劇創作比賽 ===比賽已經完成=== 活報劇.情繫家國:校本專題研習比賽【執行期】 ===比賽已經完成===
【天問・屈原】教材套(學生專區) 是次計劃之教材套共有6個主題,分別推出教師適用教材套及學生自學教材套。同學可按需要及興趣,點擊主題,進行多元化學習。 學生自學區 :每個主題均設有短片、電子壁報等學習資源 主題一:戰國時代 主題二:愛得深沉 主題三:曠世奇才 [...]
【天問・屈原】教材套(教師專區) 是次計劃之教材套共有6個主題,分別推出教師適用教材套及學生自學教材套。老師可下載所需教學資源,並依各校需要進行剪裁及運用。另設有「學生自學區」,各主題均有專屬的頁面,老師可按需要,直接將連結供給學生使用。 教師專區 :不同主題的教材包括教案、簡報、工作紙、海報、短片及補充參考資料等。 小學教材套 【小學】《天問・屈原》教材套 【小學】「從漢服瞭解中國文化」教材套 朝代服飾簡介及作品集 中學教材套 【中學】《天問・屈原》教材套 【中學】「澤披中外 · 安邦睦鄰:五位於中外文化交流史上具意義的歷史人物」教材套 [...]
主辦: 承辦:
中國歷史人物全接觸(舞台劇)──《天問・屈原》 由國史教育中心(香港)主辦,香港理工大學協辦,優質教育基金贊助,由多位專業演員帶領,聯同來自十多間學校的學生演員,參與演出的《天問・屈原》舞台劇,已於 2023年1月13日至1月15日,在香港理工大學賽馬會綜藝館(JCA)公演三場,共超過2,000人觀賞到場觀賞,並獲眾多嘉賓、專家學者等蒞臨支持。 主禮嘉賓致辭文稿 日期:2023年1月13日(五) 時間:晚上7時30分 主禮嘉賓:教育局局長蔡若蓮博士, JP 日期:2023年1月14日(六) 時間:下午3時正 主禮嘉賓:教育局首席助理秘書長陳碧華博士 日期:2023年1月15日(日) 時間:下午3時正 主禮嘉賓:教育常任秘書長李美嫦女士, JP 【點擊下載「天問・屈原」劇本】 歷史人物小檔案:屈原 「中國歷史人物全接觸(舞台劇)」由第一屆舞台劇《細說王安石》,於2020年進行三場公演,吸引近千人觀賞;而第二屆《何者魯迅》於「疫」境下幸仍能於2021年7月公演三場,兼設網上專場公映,均反應熱烈,廣獲好評。 屈原,乃「年度中國歷史人物選舉2021」由全港逾三百所學校師生乃至公眾共同投票而膺選為「文以載道,學以興邦」年度歷史人物代表。為進一步加深大眾尤其年青一代對屈原的認識,瞭解中國歷史人物對國家及社會文化的貢獻,提升其學習國史的興趣,培養對國家民族的認同,提升家國情懷,乃以「舞台劇」重現「屈原」相關歷史與故事,展現屈原情操與品格,透過戲劇達到移情效果,帶出正面價值教育。 是次舞台劇由來自大、中、小學的學生演員,聯同多位專業演員共同演出,精彩可期! 活動回顧 相片回顧 全劇回顧 精華回顧 特別版演出 [...]
2022年度中國歷史人物活動三部曲 計劃簡介 由本中心主辦,優質教育基金贊助,項目「2022年度中國歷史人物活動三部曲」透過系列的學習活動,提升其對「國史、國學、國情」的感知,領悟「香港心、中國情、世界觀」的意義。 舞台劇公演簡報 《天問・屈原》舞台劇 查看更多 歷史人物小說:《屈原沉江》 【請點擊下載《屈原沉江》小說全本】 故事梗概 戰國末年天下大亂,群雄並立。屈原是戰國時期的楚國人,年少多智,志向遠大,一心為國效力。長大後擔任楚懷王左徒,對外主張聯齊抗秦,對內實施改革,早期獲得懷王信任,成為楚國中流砥柱,卻惹來朝廷內守舊派利益集團嫉妒。屈原不願同流合污,屢遭排擠。懷王又受寵妃鄭袖等人唆擺,逐漸冷落屈原。與此同時,秦為破壞楚齊聯盟,派使者張儀遊説懷王,詭稱秦以商於六百里之地予楚,條件是楚齊絕交,改與秦結盟。屈原識破秦國虎狼之心,力勸楚王不要上當,卻遭懷王放逐。屈原流放期間,寫下許多充滿感時憂國的熱情與悲憤的詩篇。後來,秦王引誘懷王去秦國會盟,結果懷王一入秦境便遭囚禁,三年後鬱鬱而終,客死異鄉。秦國乘機侵略楚國,楚國郢都被秦軍攻破,屈原預見故國將滅,回天無力,鬱悶難紓,遂投江以身殉國。 教學/自學建議: *請先閱讀《屈原沉江》小說,再完成工作紙(見書本內頁) 《屈原沉江》由本港著名兒童少年文學作家,同時亦是著名舞台劇編劇演然先生撰寫,以小說形式,將愛國詩人 —— 屈原「亦余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的一生娓娓道來。全書共分為十章,每章後附有工作紙,適合高小及初中程度學生用以鞏固所學。 活動回顧及作品展示 [...]
【請點擊下載《屈原沉江》小說全本】 歷史人物小說:《屈原沉江》 主辦:國史教育中心(香港) 贊助:優質教育基金計劃 優質教育基金計劃:2021/0006 計劃名稱:2022年度中國歷史人物活動三部曲 故事梗概 戰國末年天下大亂,群雄並立。屈原是戰國時期的楚國人,年少多智,志向遠大,一心為國效力。長大後擔任楚懷王左徒,對外主張聯齊抗秦,對內實施改革,早期獲得懷王信任,成為楚國中流砥柱,卻惹來朝廷內守舊派利益集團嫉妒。屈原不願同流合污,屢遭排擠。懷王又受寵妃鄭袖等人唆擺,逐漸冷落屈原。與此同時,秦為破壞楚齊聯盟,派使者張儀遊説懷王,詭稱秦以商於六百里之地予楚,條件是楚齊絕交,改與秦結盟。屈原識破秦國虎狼之心,力勸楚王不要上當,卻遭懷王放逐。屈原流放期間,寫下許多充滿感時憂國的熱情與悲憤的詩篇。後來,秦王引誘懷王去秦國會盟,結果懷王一入秦境便遭囚禁,三年後鬱鬱而終,客死異鄉。秦國乘機侵略楚國,楚國郢都被秦軍攻破,屈原預見故國將滅,回天無力,鬱悶難紓,遂投江以身殉國。 *《屈原沉江》小說適合作為教學/學生自學用途,歡迎教師閱讀或使用後,可點擊下列鏈接以填寫問卷,留下寶貴建議,謝謝! 請點擊以填寫問卷(教師問卷) 教學/自學建議: *請先閱讀《屈原沉江》小說,再完成工作紙(見書本內頁) 《屈原沉江》由本港著名兒童少年文學作家,同時亦是著名舞台劇編劇演然先生撰寫,以小說形式,將愛國詩人 —— 屈原「亦余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的一生娓娓道來。全書共分為十章,每章後附有工作紙,適合高小及初中程度學生用以鞏固所學。 前 言 借《天問•屈原》舞臺劇中郭老師對學生所說的一段話:「你們有沒有想過,為甚麼屈原會那麼出名,人人都知道他?一個兩千多年前的古人,至今我們還會紀念他,到底屈原有甚麼魅力,可以對後世產生這麼大的影響?」 這正好就是這個故事的創作因由。眾所周知,屈原是偉大的愛國詩人。那麼,甚麼是愛國?屈原如何愛國?春秋戰國時期出現了許多人才,為何獨獨稱屈原有愛國主義精神?而這種愛國精神為何會名垂千古,被世人傳頌至今? 梁啟超說:「研究屈原,應該拿他的自殺做出發點。」如果要書寫屈原,大概也總是離不開他投江自盡這一幕。也許有很多人無法理解屈原的做法,因為在戰國時代,用人者不分國別,唯才是用;人才者也不問哪國,只尋展示自我的平臺。各諸侯國收攬人才,廣招門客,納天下英才為己用。在這種思潮下,許多著名人物都當了貳臣,例如吳起本是衛國人,卻在魯國、魏國、楚國當過官,更負責主持楚國變法;張儀是魏國人,却把自己所學全都貢獻給了秦國;蘇秦是東周人,卻得到燕國、趙國、韓國、楚國重用;商鞅是魏國人,得不到魏王重視,到了秦國卻得到重用,後來也帶領秦兵詐騙魏公子,迫使魏國割讓河西之地予秦。正所謂天下英才天下用,這些有才之士周遊列國,朝秦暮楚,事無定主,反復無常,只為尋找一處安心立命、一展才華之所;因此,像屈原這樣只忠於自己國家的人物,可算是鳳毛鱗角、寥若晨星了。 屈原只忠於楚國,由始至終毫不動搖,縱使在流放期間也沒有背棄楚國而到別國尋找機會,而是無時無刻想念故土,想念如何讓楚國強大起來,如何讓楚國人民過上幸福的生活。 反過來說,如果屈原在不受懷王重用,或在受到貶謫期間離開楚國到別國發展,那麼,在中國歷史上,可能會多一個縱橫家,但一定會少一個情操高尚的愛國詩人,少一個讓千秋萬世敬仰的偉大人格座標,而我們也永遠讀不到中國詩歌史上的輝煌之作《離騷》。 這是一個關於屈原身世的歷史人物故事,內容是根據《史記》《戰國策》等史實而寫的,但要細說屈原的生平軼事,史料的記載還是不夠,所以便有了一些想像空間。楚懷王、南后、上官大夫、子蘭、張儀等固然在歷史上是真有其名,但三嬸、司馬勇等卻是虛構出來的人物。還有陳軫,他是戰國有名的縱橫家,不過沒有張儀、蘇秦的名氣大而已,他來到楚國,卻一直沒有被懷王重用,小說結尾把他設計成落難士人,化身漁父,這才有了與屈原重遇的一幕,目的是通過人物關係將故事枝節串連起來,以加強戲劇效果。 本小說得以順利誕生,有賴國史教育中心(香港)何漢權校長與邱國光博士的鼎力支持,還有趙雨樂教授對文稿進行細心審讀。筆者特別要感謝嶺南大學中文系許子濱教授的悉心指導,許教授是研究《楚辭》、《左傳》與禮學的專家,他對文稿進行了細緻的審閱,並提出了不少寶貴的建議,讓筆者受益匪淺。凡此一切皆是因緣,筆者謹向以上諸位專家、學者致以衷心謝意。 演然 癸卯暮春